正在阅读:孕妇要如何洗澡?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母婴健康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孕妇要如何洗澡?

转载 2009/06/18 19:33:2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33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妇女怀孕以后,由于机体内分泌的改变,新陈代谢逐渐增强,汗腺及皮脂腺分泌也会随之旺盛。因此,孕妇比常人更需要沐浴,以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尿路感染。可是,如果在沐浴时不注意方法,有可能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对胎儿来说,有些甚至是永久性的损害。

  陈太的肚子越来越大,连平时很享受的洗热水澡都成了难题:站着重心不稳,地上湿滑,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倒;弯着腰洗头发,不但肚子不舒服,还会惹得宝宝拳打脚踢直抗议。孕妈咪怎样洗浴才能既安全又轻松呢?听听豆豆妈。(亲子特邀资深妈妈)是怎样说的。

  孕妇如何清洁5个敏感部位?

  颈部耳后:

  颈部、耳后是污垢容易堆积的部位,爱清洁的人常使劲搓,但要注意颈部容易生长小的丝状疣,一旦搓破,会引起感染。应用手指指腹轻轻向上来回搓揉。

  腋下:

  腋下汗腺丰富,洗澡时不可用热水刺激,也不宜用澡巾大力搓。可抬起胳膊用温水冲洗,因腋下皮肤组织较松弛,可以把沐浴液揉出丰富泡沫后清洗,再以指腹按揉,促进血液循环。

  乳头:

  妇女要常用温水清洗乳头,但要注意保护乳房。不可用力牵拉乳房及乳头,不可用力搓揉,应以一手往上轻托乳房,另一手指腹顺时针方向轻揉。孕妇可在浴后抹些橄榄油,可使乳房皮肤滋润而有韧性,分娩后经得起婴儿吸吮,否则易发生乳头皲裂。

  会阴:

  会阴部的清洁十分重要,应每天都用清水冲洗,及时去除排泄物、分泌物,也可用性质柔和的洗护用品清洗。女性洗浴时应分开大小阴唇,由前往后清洗分泌物。大便后最好也要清洗肛门,洗去肛门皱褶中的污物,还可有效防治痔疮。

  腹股沟:

  淋浴时应该用温水冲洗腹股沟,并用两个手指指腹从上向下抚摩轻搓腹股沟。肥胖者则要拨开褶皱仔细搓洗。

  孕妇在洗澡时候时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首先,要注意水的温度。

  在洗澡温度方面,孕妇在怀孕早期洗澡时室温不宜过高,以皮肤不感到凉为宜。无论春夏秋冬,浴水温度最好与体温接近,以27℃~35℃为宜,不能洗冷水浴或蒸桑拿,因为过冷会影响孕妇的血液循环,不利于母体健康及胎儿发育,如果水温或室温过高可能因为缺氧导致胎儿发育不良。
 
  有的女性为了皮肤保健,在淋浴时会冷热水结合,这种方法对孕妇来说很容易影响子宫和胎儿,不宜采取。

  豆豆妈告诉你:

  随着气温的降低,人在洗澡时都会不自觉地将水温调高一点,好让身体暖和些,而且一冲起来就不想停。但孕早期绝对不建议洗太热的水,过高的温度会损害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科学发现,孕妇体温较正常上升2℃时,就会使胎儿的脑细胞发育停滞;如果上升3℃,则有杀死脑细胞的可能,而且因此形成的脑细胞损害,多为不可逆的永久性的损害,胎儿出生后可出现智力障碍,甚至可形成胎儿畸形,如小眼球、唇裂、外耳畸形等,有的还可导致癫病发作。一般来讲,水的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损害越重。所以,孕妇沐浴时水的温度应掌握在38℃以下,并最好不去温水池或盆堂沐浴,避免热水浸没腹部。

  其次,沐浴时间不宜过长。

  在浴室或浴罩内沐浴,孕妇很快会出现头昏、眼花、乏力、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浴室或浴罩内的空气逐渐减少,温度又较高,氧气供应相对不足所致,加之热水浴的刺激,会引起全身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使孕妇脑部的供血不足。同时胎儿也会出现缺氧、胎心率加快,严重者还可使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到不良影响。美国专家曾对一些准备人工流产的妇女,在手术前进行10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的热刺激。最后发现,接受过30分钟热刺激后出来的胚胎胎毛有轻微的变性,而且过高的温度还会损害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

  豆豆妈提示:

  每次的洗澡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为佳。因为孕妇本身血容量增加,如果洗澡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浴室里的空气流通减少,容易造成缺氧而发生晕厥。热环境还容易引起子宫收缩,造成流产。”对准妈妈来说,发生晕厥和流产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但长时间洗热水澡对胎儿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其三,孕妇沐浴时应该采取立位,不要坐在盆子里洗澡。

  孕妈妈是可以洗澡的。一般来讲,现在洗澡都是淋浴,一般怀孕以后不主张盆浴,因为盆浴有一些水会经过阴道影响到宫颈、影响到胎膜,会有一些感染的情况。

已有0人点赞

     昆山帮展示信息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合法权益,昆山新闻网均为转载其他网站信息或展现任何违反国家相关法律的内容,请联系昆山帮负者人(TEL:176-2526-6668,Mail:bang@toog.cn),我们会在24小时内审核处理。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